產品
新聞
聯系人:謝先生
手機:13925564550
電話:086-0769-33357326
傳真:086-0769-81220131
郵箱:13925564550@139.com
地址:中國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河田大道35號
網址:http://www.huachengcq.com
真皮制作工藝簡介
1. 皮革的生產:即是將動物生皮轉化成穩定不會腐敗的物質料。
2. 生皮:生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鹽和水,從動物身上取得的皮稱為生皮,生皮經過鞣制過程后方能成為人們所需的成品——自然性皮革(真皮)。
3. 皮革種類:
A. 按動物種類分:牛皮、豬皮、羊皮、蛇皮、馬皮、袋鼠皮、鱷魚皮、蜥蜴皮、魚皮、青蛙皮。
B. 按皮革用途分:鞋材革、汽車座套革、服裝革、家具革、包箱革、工業用革。
4. 皮革生產的主要流程:
A: 生皮階段(水廠階段):削皮、防腐、削整、分皮、水洗、削肉、浸灰、除
毛、起灰皮、脫灰、酵解、浸酸。
B: 制皮階段(從蘭濕皮開始):削磨、分層、水洗、中和、染色、加脂、壓脂、干燥、振蕩、涂飾、打光、壓平、壓花。
5:皮革生產各工序介介紹:主要工序為水場和干場
(1)水場:自然與水離不了關系,制造場所也到處是水。
A. 生皮從動物身上取下后要用鹽腌防腐,再由貨柜車運至皮革廠。
B. 削邊整理——分類——然后浸水(使生皮因加鹽防腐而喪失的水分還原。方法:讓生皮在水槽中劃動,讓其充分吸水)
C. 削肉——經過削肉機上的滾刀,除去生皮上殘余肉類。
D. 除毛——利用強性硫酸鈉和堿石灰,以祛除毛發,化解皮面上色角質層,并
除去一些可溶性蛋白質。
E. 脫灰——除去除毛時殘留在皮里的堿性石灰。
F. 酵解——除去一切不需要的非皮質纖維。
G. 浸酸——以降低皮身的ph值,只有酸性皮身才能吸收鞣革劑(鉻鹽)。
H. 鉻制——皮身在鉻鹽等鞣革劑中浸泡,轉鼓中運轉4——6小時。
I. 擠水,削皮——擠出皮在主產中吸收的水分,后削皮(即皮革分層:由面皮切開而剩下的部分叫二層皮成榔皮,二層皮可生產反毛榔皮和仿似面皮的壓花榔皮)。
J. 染色和加脂:染色是生產苯染皮的必經過程,即皮身在染料劑中浸泡劃動。
加脂: 不同的油脂和油脂量的多少來決定皮革軟硬程度。
K. 張皮、干燥——用夾子將皮料崩開,拉開,晾干或用真空干燥(此時的半成品
皮可直接生產反榔皮和絨面皮)。
(2)干場部分: 此階段的皮身基本不含多少水份。
A. 回濕:經過干燥的皮身會變得較硬,噴少許水回濕。
B. 摔軟或打軟:1,用軟鼓(同洗衣機甩干原理一樣)將皮料摔軟。
2,用機器上下拍打將皮料打軟。
C. 磨皮:去皮表面的斑痕,傷疤。
D. 表面涂飾,壓花:皮表面噴涂料成印花紋以達到客戶所要求的色澤、手感
及軟硬度
E. 成品皮革須通過各項測試:1脫色程度,2抗拉力強度,3抗撕裂強度,4耐高溫,5耐寒,6耐曲折等,
F:脫色程度的測試:白布裹上固定重量的砝碼,壓在皮表面用機器做來回往復勻速運動,規定往復次數來看白布被污染程度。皮革的脫色是相對的,沒有絕對不脫色之皮料。因此皮革脫色程度是指規定重量和規定往復次數下白布被污染的顏色深淺度和皮革工業所定標準脫色度、色卡相對比,如白布被污染的顏色和標準色卡相比偏淺或相同則為格。
*在要求皮革脫色度上不可太盲目,否則固色劑和涂料噴太多,皮革往往會失去從前的風格,達不到客人要求
皮革分類:
A.按動物的年齡或張幅分類
B.按皮革表面涂飾分類
C.按皮革表面紋路分類
A. 按動物年齡和張幅分:小羊皮,胎牛皮,小牛皮,中牛皮,大牛皮,水牛皮
羊皮:小的山羊皮2——5平方英尺,大的山羊皮5平方英尺以上且毛孔粗。
綿羊皮:手感柔軟,毛孔較山羊皮細密。
胎牛皮:未開始吃草之乳牛,張幅5——10SF,毛孔細膩,其血管痕和伸展紋遍布全身為其重要特征。
小牛庋:未滿一年的牛皮,張幅12——24F左右。
中牛皮:一般指未滿三年的牛,張幅24——40SF,半開12——20SF。
大牛皮:圓裁40SF以上,半裁20SF以上。
*備.SF:是square feet的縮寫,是平方英尺的意思平方英尺是一個英制面積單位。換算關系1 平方英尺≈929.0304 平方厘米=144 平方英寸≈3.58700643×10-8 平方英里≈0.111111111 平方碼≈0.09290304 平方米
1平方英尺=0.836平方市尺。
*備.半裁:也叫半頭皮,即將皮料從牛頭至牛尾沿牛背中逢對稱剪開成兩張,其中半張叫半頭皮。
水牛皮:產于熱帶地區,皮紋路大而粗糙,小水牛皮則用于高級鞋類配上植物丹寧
處理,即可生產打蠟皮。
*注:由于動物成長過程中,其表面難免受到擦傷及病變,所以想要十全十美的皮身十分困難,而小牛小羊由于生長時間短且紋路細致,在皮身完美程度上比大牛、大羊優良,但價格貴,裁剪損耗大所以除生產高級皮鞋外,很少有制造商愿負擔這種皮科成本。
B:按皮革表面處理方法不同分:苯染皮、半苯染皮、涂料皮。
苯染皮:皮革表面,只用染料上色,而未帶有覆蓋性的涂料,表面先出天然的花紋及細膩的手感
涂料皮: 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多的一種皮類,NP皮,磨面皮都屬涂料皮,特征:1、表面顏色一致,有很好物理性。2、容易保養不易受損傷。3涂料重,自然感不如苯染皮。
半苯染皮:介于苯染皮和涂料皮之間,表面噴有少許涂料和軟性樹脂。
*注: 涂料皮并不意味是低級皮,由于多種鞋類只有使用涂料皮才能達到所要求
的顏色,光澤,手思,風格以及耐磨,耐水洗等物性條件。
C:按皮革紋路分:珠面皮,磨面皮,壓花皮
珠面皮——皮身原有皮紋完整,傷痕較少,表面不用磨細,在苯染和半苯染皮中大多數屬于珠面皮。
磨面皮——表面經過磨平,使表面擦傷和瑕疵消失。
壓花皮——通過壓皮機按客戶要求壓成特殊花紋。
D:其它持殊皮料,絨面皮和反毛皮、油皮、打蠟皮、擦色皮、打光皮、毛皮、漆皮。
絨面皮和反毛皮——這類皮經過細砂磨過,表面呈絨布狀,如牛巴哥,羊絨
皮。
油皮——帶有粘膩油感,指甲刮或用手撐開,顏色變淺,但用手撫平后又恢復正
常。
打蠟皮——布輪上加一些合成蠟,拋在皮料上可產生變色的燒焦效果。
擦色皮——與打蠟皮相近,以表面涂飾方法將皮革表面噴成較深的顏色,但底色淺色,經過布輪磨擦后可產生雙色效果。
打光皮——酪蛋白做表面涂飾,用機器滾筒,里復磨光皮面,產生透明光澤。
毛皮——在制革中未脫去毛發的皮革,如:貂毛,胎牛毛,兔毛。
漆皮——表面覆蓋一層透明光亮的薄膜,狀貼合物。
成品皮革外形:
全只牛張幅形狀(又叫圓裁)/中開(半頭皮)張幅形狀(又叫半裁)
重要皮料常識:
1.皮料的包裝技巧:
皮料的包裝技巧:多人用了許多年皮料未必清楚皮料應該怎樣包裝,通常認為應將皮料的正面卷在里邊,這樣可以保護皮料,這種做法在很多時候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
(1)粒面皮(Full grain)系列,牛巴戈系列原則上一定要面部朝外,背部朋里來卷,這樣才能保持真皮不松面,否則會造成松面現象,盡管這樣容易污染皮表面,但還是一定要這樣做。
(2)摔花皮、壓花皮、涂料皮:這些皮基本上不存在會松面的現象,所以可以
讓面朝里來卷皮。
2.頭層皮和二層皮的辨別:
(三層四層…與二層略有不同,在此暫劃入二層范疇)。
1.手摸:牽拉觸摸皮表面,軟為頭層,硬為二層,頭層皮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二層皮則發澀、死板、柔軟性差,按壓后,頭層皮有自然皺紋且會自然消失。
2.眼看:以觀感辨層次,用力牽拉真皮時,觀察其表面,如果出現明顯高低不平,類似橘皮樣,無毛孔者為二層,有輕微高低感,有毛孔者為頭層,另頭層皮有較清晰的毛孔、花紋,黃牛皮有均勻的細毛孔,牦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則有魚鱗狀毛孔。
3,縱剖面:因技術的提高,很多二層皮并有橘皮樣且也較軟。此時應觀察皮縱
剖面的纖維密度,頭層皮有三層分別為涂層、乳頭層和網狀層。乳頭層即是又薄
又密的纖維層,網狀層為稀疏的纖維層,由乳頭層過渡到網狀層。而二層皮則只有涂層和網狀(稀疏的纖維層)。
3.常用的皮革及其特性:
A.真皮系列
1.苯染皮:苯染皮在制作過程中,為保有皮革最天然外觀與紋路,未經過防水防污之保護處理,有時會在皮革表面上了薄薄一層蠟于表面,來增加觸感及短期間的防潑水效果,所以一但接觸到液體、油脂及污物時,就會馬上造成皮革葬污,且非常容易因使用磨損造成褪色,相較于防水皮革,在外觀維持及清潔保養上,就困難了許多。
2.壓花皮:一般選用修面皮來壓制各種花紋或面料,如,仿鱷魚紋、蜥蜴紋、鴕鳥皮紋、蟒蛇皮紋、水波紋、美觀的樹皮紋、荔枝紋、仿鹿紋等,還有各種條紋、花格、立體圖案或反映各種品牌形象的創意圖案等。
3.磨砂皮:將皮革表面進行拋光處理,并將粒面疤痕或粗糙的纖維磨蝕露出整
齊均潤的皮革纖維組織后再染成各種流行顏色而成的頭層皮。
4.修面皮:是較差的頭層皮胚,表面進行拋光處理,磨去表面的疤痕和血筋痕,用各種流行色披漿噴涂后,壓成粒面或光面效果的皮。
5.,印花或烙花皮:選料同壓花皮一樣,只是加工工藝不同,是印刷或燙絡成有各種花紋或圖案的頭層或二層皮。
6.激光皮:也叫鐳射皮,引用激光技術在皮革表面蝕刻各種花紋圖案的最新皮
革品種。
7.漆皮:用二層皮胚噴涂各色化工原料后壓光或消光加工而成的皮革。
8.二榔皮( Action lea)二皮上貼pu膜而成。
B:再生皮
傳統的制革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如藍濕皮修剪所產生的皮塊,削勻時所產生的碎屑及其它各種度棄物在皮革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各種革屑和邊腳廢料。再生革就是利用各種動物的邊角度料粉碎成皮纖維,與膠粘劑和其它助劑
相混合,壓制成型。表面有涂飾和上pu膜兩種工藝處理,其表面效果和真皮的修面皮,壓花皮一樣。一般來說,再生革中的皮纖維越長,其性能越穩定,原料中的長纖比例越大,產品物理性能越好。如果原料中合有太多的碎皮屬,則產品的強度和整體性能部會受影響。再生革特點是皮張邊緣較整齊,利用率高,價格便宜,但皮身一般較厚,堅牢度,抗水性,耐用性、衛生性能不如天然皮革。只適宜做平價公文箱、拉桿袋,環球袋,球桿套及椅面,等定型工藝產品和平價皮帶,大行擺賣的劣質皮幫多屬再生革。再生革縱布面纖堆組織一致,可辨認出流質物混合纖維凝固效果。
C.合成革(人造革:又稱仿皮、超纖、拉絲革等):
合成革也叫仿皮,是PVC和PU等人造材科的總稱,它是在紡織布基于無紡布基礎上,由各種不同配方的PVC和PU等發泡或覆膜加工而成,可以根據不同強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澤、花紋、圖案等需求加工制成,具有花色品種繁多、
防水性能好、邊幅整齊、利用率高和價格相對真皮便宣的特點,但絕大部分的人
造革,其手感和彈性無法達到真皮的效果。它的縱切面,可看到細微的氣泡孔、布基或表層的薄膜和干巴巴的人造纖維。由于價格便宜,它是早期一直到現在都極為流行的一類材料,被普遍用來制作各種皮革制品,得以得到廣泛應用,而合成革與真皮兩者之間最大差別在于,合成革為所料制成品,真皮屬于毛皮制品,這是兩者再基本的區別,真皮在環保性及舒適性上具有比較明顯優勢。
4.什么是真皮的豐滿性與彈性?
皮革的豐滿性是皮革的一項重要指標,豐滿性是指用手觸摸皮革時有海綿般感覺,或有真皮的手感,這是在加工過程中皮纖維分散適度,沒有遭到過多的損失,纖維保持一定的空間形式和良好的彈性。不豐滿是指皮革扁平、板硬,晃動時發出抖動的響聲
皮革的彈性是指當外力除去后恢復到原來形態的能力。比如把做服裝用的革
揉成一團,握在手中一定時間放開,將皮革平放,若能恢復到原來的平整狀態則彈性良好,反之則彈性較差。
皮革的豐滿性和彈性是衡量皮革外觀質量的一個非常直觀的指標,良好的豐
滿性和彈性,對汽車座套、皮革服裝、鞋類、沙發、手袋等產品尤為重要。